摘要:张晓华说,可是到现在已经月底了,还是一点音讯都没有。 ...
得益于先进技术水力压裂法的大规模部署,页岩气业快速发展,供应量急剧增长,导致美国电力价格下滑,太阳能光伏企业不得不与之奋力抗争。
标准需要与时俱进,真正使得标准成为行业发展的推进器。这些都体现了中国规范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强烈意愿。
而在规范产业链内部,应该鼓励各规范企业、机构参与到标准的制定中来,规范行业发展,共同为提高中国规光伏品质量与竞争力作出积极贡献。此外,由无锡尚德牵头编制的《规范建筑一体化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得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正式公告发布,自今年5月起实施。为解决标准问题,国家先后成立了全国太阳能光伏能源系统标准化委员会,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监督中心等规范应用进一步深化,在此过程中,相关标准的进口出台显得迫在眉睫。这些都体现了中国规范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强烈意愿。
一直以来,光伏产业始终在呼吁尽快出台相关产业标准。从政府层面,应该加快建立和晚上规范领域标准体系。具体来说,在上游领域,企业要控制好原料质量及其成本价格;在下游领域,企业要降低发电成本,提高产品转化率。
在世界排名前10位的光伏企业中,我国有保利协鑫、茂迪、天合光能、无锡尚德等。二、欧债危机对我国光伏产品的出口影响较大我国光伏产品主要出口欧洲,欧债危机导致产品需求量急剧下降,产品价格下跌,光伏组件价格跌幅超过50%。经过持续炒作,多晶硅成了资本市场名副其实的毒品!从天堂到地狱,四川多晶硅产业的现景正在国内多晶硅产业之殇的一个缩影。而陆续发布的年报,更加重了笼罩在光伏产业上方的雾霾。
从光伏发电装机方面看,全球光伏组件需求量在1170万千瓦,而我国的相关产能达3000万千瓦,供大于求。机电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相比美国市场的不到15%,我国约56%的光伏产品出口都集中在欧盟市场。
我国光伏企业要尽快改变两头在外的结构。一、暴利神话导致产能过剩2005年,我国每公斤多晶硅价格在66美元,但2007年12月,其价格已升至每公斤400美元。其中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和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的税率分别为2.9%和4.73%,其他中国公司的税率为3.61%。欧美经济政策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直接影响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然而,2011年11月,我国10家在美国上市的光伏企业发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8家企业三季度亏损,两家赢利企业的利润也比2010年同期下降七成。在原料方面,尽管我国是硅原料出口大国,但多晶硅提纯的核心技术掌握在7个国外厂商手中,这些厂商垄断了全球多晶硅原料供应;在市场方面,2011年我国光伏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我国光伏产品主要销往国外国内光伏发电安装量少。有专家分析认为,目前光伏组件价格大幅下降,电站建设速度提高,新政策给国内光伏企业打了一针强心针。欧洲市场的萎缩是我国光伏产品的出货量不断下降,最终导致了产能过剩,产品卖不出去,许多企业不得不停产,甚至破产。
2008年,我国光伏企业数量不到100家,而目前多达500家。两头在外指原料和市场都依赖国外。
因为欧盟是我光伏产品的最大出口市场。同时,光伏产品的价格随之攀升。
其实导致我国光伏行业不景气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产能过剩、欧债危机和双反案。这有可能,因为美国此举就是要保护其本土的光伏制造业。受此影响,在美国上市的无锡尚德、天合光能等股价当天集体上涨。几年后,光伏产业将迈入成熟期。事实上,除了美国双反结果的不确定性,目前更值得担忧的,是欧盟跟风对中国提起双反调查。对此,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已立案
在世界排名前10位的光伏企业中,我国有保利协鑫、茂迪、天合光能、无锡尚德等。其中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和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的税率分别为2.9%和4.73%,其他中国公司的税率为3.61%。
严冬来袭,是否表明我国光伏产业进入衰退期?一些企业亏损、倒闭,是市场之手对过度投资的调节,也是企业优胜劣汰的必然。3年前圈里人管多晶硅叫做毒品,30多美元的生产成本,500美元的价格,做多晶硅比做毒品都赚钱。
目前,我国有多家世界级光伏企业。一旦七大企业申诉成功,我国75家光伏企业的对美出口将受到影响。
有专家分析认为,目前光伏组件价格大幅下降,电站建设速度提高,新政策给国内光伏企业打了一针强心针。从光伏发电装机方面看,全球光伏组件需求量在1170万千瓦,而我国的相关产能达3000万千瓦,供大于求。然而,2011年11月,我国10家在美国上市的光伏企业发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8家企业三季度亏损,两家赢利企业的利润也比2010年同期下降七成。一、暴利神话导致产能过剩2005年,我国每公斤多晶硅价格在66美元,但2007年12月,其价格已升至每公斤400美元。
从2006年开始,我国光伏行业连续4年产能和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仅江浙一带,就有许多纺织企业转行投资光伏产业。
2010年,欧盟光伏装机量占全球光伏行业新增装机量的80%,欧盟成了光伏产品的主要市场。欧洲市场的萎缩是我国光伏产品的出货量不断下降,最终导致了产能过剩,产品卖不出去,许多企业不得不停产,甚至破产。
但2011年,光伏行业遭遇严冬:产能过剩、欧债危机加剧、多国削减给光伏产业的补贴全球光伏市场不景气的状况凸显。原料供应被国外生产商垄断,终端市场也在国外,我国光伏企业受制于人,抗风险能力差。
两头在外指原料和市场都依赖国外。据报道,四川是国内多晶硅生产最为集中的区域,在工信部公示首批通过行业准入审查的20家多晶硅企业名单里四川就占有6家,另外未被纳入的还有几家。目前,国内八成多晶硅企业处于停产状态,停产情况在多晶硅重镇四川表现得比较明显。有关专家指出,我国企业要苦练内功,完善产业链。
不过,目前仅四川永祥多晶硅公司和四川瑞能维持生产,其余都已停产。2008年,我国光伏企业数量不到100家,而目前多达500家。
几年后,光伏产业将迈入成熟期。我国光伏企业要尽快改变两头在外的结构。
于是,光伏结束了暴利时代,结束了那个傻子都能赚钱的神话。浙江光伏企业专家认为,欧元区银行是光伏电站和屋顶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